全球主机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CeraNetworks网络延迟测速工具IP归属甄别会员请立即修改密码
查看: 250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赤裸的职场-金融圈混子手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30 17:2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想炫耀,不想比较,生活就是扯淡,无论什么事情,扯着扯着也就淡了。



   99 年高考,拒了交大的保送土木专业,拒了西工大的保送航空发动机设计专业,自己考了交大的金融学,开始混金融,大学四年混吃混喝,除了英文之外,别无所长, 目前最后悔的就是把数学丢了,弄得现在心里很怯,看见那帮CFA和金融工程的哥们就有点腿肚子打颤,到不是害怕这帮家伙的水平,实在是人家嘴里的专业名词 俺不是太懂。



   大 学毕业之后找工作,投了一家家电制造业作销售,人家HR一眼看上我,自己傻乎乎的就签了,准备去卖电饭锅,后来有天在宿舍睡觉,自己的系主任打电话说推荐 了我去一家股份制银行,我迷迷糊糊的就去了,结果就被人家的人事部老总一眼看中,豪言与上家家电制造业的违约金他们出,我也被忽悠的有点热血沸腾,义无反 顾的违约了,支付了2000块违约金,至今也没见这家银行报销,至此,我学会了自己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道理——永远不要相信谁的陈诺,除非它变成现实。



   这 种求职经历明显误导了我的心理感受,我误认为自己是个有潜力的人才,我来这里是可以为这家银行作出贡献的,结果被扔在柜台上作柜员,每天迎来送往的数钱, 新人备受欺负,自己又不知深浅的告知我这些同事自己是一流名校毕业的,并且为了拉近彼此的距离,还真真假假的说了很多自己学校十分好混的笑话,结果这更激 发了这些中专毕业的同事的阴暗心理——妈的,一流名校都这么好混,老子为什么都没混上?!结果自己被这帮同事冷嘲热讽的,天天备受打击。至此,我学会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第2个道理——永远不要先亮自己的底牌,就算要亮,也应该一丝一丝的亮。



   被 这些同事用很多手段欺负,大部分都是抬不到桌面上来说的事情,诸如一个客户来存一苹果箱子装的零钱,其他柜员都推给我来数,我整整数了一天,结果还被主管 痛斥为“一流名校的毕业生连个钱都数不好?!”,这下可好,每周测试我的数钱技能,每次不过关就罚款100块,我每次都比上次有一点进步,但每次都过不 了,原因很简单,如果我这次过关了,谁知道他们会不会想出其他的办法来收拾我,当然,如果每次你都没进步,这也太说不过去了。就这么装着虚心接受,自己虽 然经常吃暗亏,但好歹没上当,没有傻乎乎的鼓起勇气去好好数钱,来证明自己虽然名校毕业但数钱照样行!就这样,生活又恢复了平静,我学会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第3个道理——做事的核心是做人,既然做人就一定要端正态度,世上万物说到底,你可以能力有问题,但态度一定要没问题。我知道,我来金融圈不是为了数钱的,那么,就没有必要在这个岗位上尽心尽力,当然装作很勤奋还是不可避免的。



    跟我一起来的一个毕业生因为家里有很深厚的背景,在柜员岗位上干了不到1个月就荣升了,我的心态十分的平和,因为很多事情你以为是个人和个人的竞争,但是虽然大家都是毕业生,但是其实起点是不同的,人家老爸一句话就可以改变你们之间的竞争格局,因此,我学会了第4个道理,人和人的竞争本质上是与一个人所能调动的所有社会资源的竞争,既然如此,功夫在诗外,何必介怀得得失失呢。



    经 过若干个月的装孙子,期间有被同事骂的狗血喷头过,有替别人背黑锅到郁闷不已过,有自己小学同学来存钱,自己在里面微笑服务,而引发彼此的感慨万千过,有 被垃圾客户投诉几乎下岗过,我的职业生涯的第一课就是这么残酷,但是,既然你有幸从细胞变成了人进而参与了职场这个游戏,那么,你就应该玩好它。职业生涯的第5的道理就是——游戏最大的乐趣就在于有规则但是有时可以不遵守规则,有公平但是大多数时间不要追求公平,每个人都是在演戏,你要尽力演好自己。



   经过了基层岗位的锻炼,你开始被转岗作其他的,这时候你的经理会假惺惺的来问你“你想作什么岗位啊?我们会按照你的意愿和公司培养方向来培养你”,我心理明白,你的意愿基本是被忽略不计的, 或者说,如果你恰好意愿和公司能给予你的岗位相互吻合,那么公司会很愿意给你这个岗位来干,然后用眼前的繁重工作,低工资跟所谓的高成长高发展空间相组合 来给你画饼,这很像小弟我现在经常卖的期权组合,生活就是这样,有得有失,基本上失的都是眼前的,得的都是未知的,所以说,你唯一拥有的变量就是命运和时 间。说句实话,商业银行的技术含量说深可以说深不可测,说浅可以说浅如河滩,关键是你怎么看待你到底要学什么,我个人的理解是,无论你多能个企业大了,大 的企业就不会十分有效率,这点是肯定的,所以说会有很多部门很多岗位都提供着不错的薪水,所以说,你别傻乎乎的非XX岗不做,生活没有任何事情是大是大非的问题,任何东西都是量变引发质变,所以说,在目前这个浮躁急功近利的社会里,你不要选择那些量变积累过长的职业就好了。以免还没引发质变的时候你就OVER了,但是也别一窝蜂扎在一个专业里,薪水的起点差不多的情况下,增长的速度取决于职业的专业程度,薪水的极限取决于职业的广度。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5 收起 理由
edmin + 10 神马都是浮云
cnx + 25 神马都是浮云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4-1-30 17:22:26 | 只看该作者
我 个人比较建议先作一些专一点的岗位,及早跨越最初期的积累,因为最初期基层岗位的积累可能短则2年,长则15年,很多人如果初期基层岗位脱颖而出的速度太 慢,很可能影响最终的高度,中层岗位的积累期我建议反而应该长一点,6年左右比较合适。我从基层到从事中层管理花了4年的时间,我个人觉得是比较合适的, 我所说的中层管理不是名片上的头衔,这年头名片上的门道太多了,外资银行但凡敢出来见人的都是VP头衔了,我说的中层是真正report给高层的那种,手底下不见得要多少人,但是一定是肩负着企业某个或某些部门的运作的,当你什么时候开始发觉自己又害怕老板不满意,有害怕员工**的时候,那你就真正是个中层了。



   回顾自己03到06这4年的职业历程,忽然明白一件事,换位思考是永远不会存在的,我是基层员工的时候,我不会也不可能了解高层在想什么,当我不从事基层工作的时候,我忽然发现我对基层也不了解了,所以说,**决定脑袋是十分正确的真理,谁也不能免俗。



   这几年我经历了很多的谎言与背叛,虚伪和坚持,这些其实都是人性中某一闪光的瞬间,你不能以为某个人某一瞬间的表现来判定这个人是什么人,其实,我现在根本不在乎别人是什么人,我只在乎他在我们的合作或者竞争中最大的底牌或者变化是什么。



   至于花天酒地,吃喝**赌,我觉得这些都是人与人拉近距离的措施,称之为“术”,你必须懂这些,并且精于此道,但沉迷就不必了,术业专攻,必不成大器。



   机缘巧合之下,我被交易室的老板看重,被弄去交易室打杂,打杂是个很有技巧的工作,想让每个人都喜欢你很难,就是迎合每个人。想让每个人都讨厌你很容易,就是带着情绪作自己。因此,工作中最讲究的就是不带情绪,不做自己。但是不带情绪太难了,于是只有在不做自己上下功夫。我相信一句话——过犹不及。任何事情都不要作过分了,包括帮助别人。我每天把自己应该干的打杂工作都做好,买早点,送洗衣服,泡茶,等等,但是其他的事我一概不参与,并且少跟别人套近乎,现在的人普遍素质不高,你说的越多错的越多,而且别人跟新人沟通,八成是闲的无聊拿你逗乐,顺便套套你的家庭背景。你要是傻乎乎的觉得这是拉近距离的好机会,你基本就沦落成办公室说书的了,无趣无益。



   在交易室里打杂打了3个月,我基本没有作任何份外之事,也没有任何抱怨的话语,更没有主动去学什么知识,当然,你心理会记住很多东西,但是不要表现出来,谁也不希望有个比自己年轻10岁,聪明世故的同事在拼命的学跟自己从事岗位的相关知识,3个月过去了,老板找我谈话,问我愿意不愿意留在这里,我求之不得,但又不能立刻答应,老板既然要我在这里打杂3个月,肯定是要造舆论,让各方势力明白我这个新人要留在这里,如果这3个月有更大的领导要安插自己的关系,老板肯定把我支走,顺便在这3个月来观察我会不会做人做事,如果我一来就表现的很激进,什么都学,什么都问,那么老板会知道我是个不容易管理的人,也肯定是支走我了事,既然他今天开口要留我在这里,我的回答也必须跟这几个月的隐忍相符,我如果立刻答应,那就显得我这几个月是装的很低调,其实内心是很想积极表现的。我考虑了一天,然后很诚恳的表示我愿意留在这里。



   老板说了一通勉励和训诫的话,于是我就留在交易室开始作见习。见习交易员和打杂自然是不同的,如果你还是以打杂的心态来做事,那么同事们还以为你是打杂的,但如果你转变的太生硬,同事们也都会受不了,觉得你昨天还打杂,今天见习交易员了变得牛气哄哄。人其实是一种很SB的动物,你必须尽早意识到这一点。我 开始按部就班的学习交易方面的知识,说句实话,交易方面能学的东西很简单,不牵涉组合的交易都是非常简单的,说到底任何交易组合都是由期货,远期,期权组 合而成的,组合的复杂在于其中各种交易的比重,方向,杠杆倍数导致的,国内金融圈目前所涉及的交易真的不算多,大家对于衍生品组合的定价方式基本还都是 MTM,自己算结构自己平的只是很简单或者很少的几个产品而已。这方面的知识真的是太博大精深了,小弟受制于高等数学的问题,一直无法往数量分析方向转型, 当然,国内谁也别吹自己拥有多高的数量分析水平,大家都是这个圈子的,不要破坏了一团和气。在大家定价水平基本都靠外资银行报价的情况下,拼的就是市场营 销能力了,我发现真正是商业银行加投资银行混业经营的外资行在国内混的都不怎么样,原因其实很简单,国内这些银行业大佬们把持着客户资源,谁也不想将来这 些客户被即可以有商业银行网点又拥有投资银行业务优势的这些国际巨头抢走业务,因此,一些不可能在国内开立网点的投资银行或者报价十分优惠的一些银行在衍 生品领域反而比较吃得开。



   在股份制银行混了2年,在交易上我一直马马虎虎,因为这个并不好玩,作RT实在没什么技术可言,按照客户的方向平盘就是了,作PT给的额度又十分小,动不动就把一家对手行挂了,作人民币债券流动性又十分差,你想买的时候买不到,想卖的时候没人要。作交易员的出路要么是往香港混,做个大Sales,去卖derivatives,要么混交易室主管,不知道我这么说是不是有些自大,我感觉我跟我们在香港的同事比起来,我能做的和会做的品种实在太少了,我有阵子都讨厌说自己是交易员,妈的,纯粹一二道贩子。



   正 在无所事事的时候,猎头公司开始联络我,经过了前期的激动——妈的,咱也成了高级人才了!到中期的麻木——跳来跳去还是干这个。到最后的厌烦——我想去的 企业人家看不上我,我不想去的公司薪水开的十分诱人。猎头见的多了,也碰到几个搞笑的,其中一个是老外,上来一口纯正的美语,那会我正在厕所蹲着,累的满 头汗,问了一堆交易上的问题,诸如你都做过哪些品种啊,有那些业务交易的资格证书啊,交易额度啊,之类的。我一边忙着干正事,一边忙着回答他,最后他很满 意的用中午说了句“很好,明天联系”,最后也不了了之了。



   还 有一个明显是猎头的新手,上来就问我XX银行去不去?我说不去,她说那什么银行你去?我哭笑不得,我说“不可能每家银行都是你的客户吧?”,她说“我们都 有联系的,不过你不要自己把简历发过去就好”,废话,我也知道!我自己联系了她们,你们怎么拿猎头佣金啊。我唯一见过一个猎头MM,剩下都是神龙见首不见 尾的,有项目了打个电话问一下你的意向,平时连个照面都不打,这个猎头MM还挺漂亮的,于是联络的比较多一点,不过到现在也没有拿出个好机会给我。不过逢 年过节发个短信问候一下,还挺有趣的。



   最后跳槽还是朋友推荐加介绍,跳到一外资开始混,刚来的时候还比较害怕,生怕这里牛人众多,结果仔细一研究,发现这里真的很好混啊,几个香港新加坡的把持着一些重要位置,这些哥们对于交易本身倒不是很精通,不知道什么背景出身,每天捧着P&L报表看个不停,当然,更高级的位置肯定是老外把持着,见面见得少,聊的也少,我知道外资流动性太大了,没有必要跟谁靠的太近,除非她能给你提升的空间,否则一朝天子一朝臣,人家跳了,你成了斗争的炮灰。


3#
 楼主| 发表于 2014-1-30 17:26:31 | 只看该作者

   混中资跟混外资其实区别很大,又其实区别不大,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都一样,我觉得无论混哪里,一定要学会的技巧就是用领导能听懂的方式说话, 比如你的领导就是一SB,那你一定要控制自己的语速,我当然知道说话快代表反映快,但是,何必用这么小一个细节来暴露你自己?我以前说话很快,现在慢的跟 **讲话差不多,一句3顿的,这样,这些非汉语人士才能听懂你说的,否则你说了一大堆,他就没听懂几句,结果他断章取义的下了一些不利于你的决定,你就 SB了。



   此外,学会跟同事相处是十分重要的,在现代都市,同事是个非常尴尬的角色,我学会的心得就是,少跟第一个跳出来跟你交朋友的同事走的太近,但凡首先接近你的,除了的确好心热情之外,要么是办公室里混的不太如意,想先拉拢一个新人当帮手,要么是自己闲的无聊,拿你开心,按照概率大小,我实在不推荐你热情的响应他的接近,作为一个职业人,你必须学会忍受孤独,这种孤独包括独自生活,也包括办公室独自工作,跟同事走的太近难免成为别人的威胁,无论是职场还是情感,我都把同事当作认识的陌生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全球主机交流论坛

GMT+8, 2024-6-25 00:34 , Processed in 0.06750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